李司顿觉寒意满背,坐立不安。
……
卫靖一行人行速极快,过了九江边界后,直接放弃大路走小路。
大路上,肯定还有各个世家的人准备着截劫围堵。
现在还不能跟这些世家门阀纠缠,待他日后准备妥当之时,再一一扫清这群垃圾。
现在最主要的,是安全抵达老家象郡。
此刻他们还在衡山,前行不到百里,已遇到了两波北上的流民。
卫靖停下战马,看着路边这群面黄肌瘦的流民,感叹不已。
是岁,九州大地整年无雨,从春到秋不雨,河流水位下降,地势高的田地直接颗粒无收,青黄不接民生艰难,官爷不思灾情,却只知催粮催款。
民众活不下去了,只得卖了田地,外出逃荒,往北走,往大城市走,那里尚有一线生机。
流民人太多,卫靖想帮他们也力不从心。
只得打马而过,在流民敬畏的眼神中,继续南下。
五日后,象郡。
象郡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,百越之地,其地北倚越城峻岭,南接瓯骆瘴林,中有漓水穿谷而过,以山水俊秀而闻名天下。
这里北挨大玄衡山,西靠大乾洞庭,虽然隶属吴国苍梧,但实是三国交界处。
吴国北靠,南靠南海,包含苍梧,庐江,闽中三省,是九州七国中,势力垫底的存在,经常被两边的大玄和大乾欺负。
不过这些影响不到卫家。
卫家在象郡乃是大族,居于山水之间,半隐半现,战乱时隐于十万大山,和平时下山耕田,自有保命之道。
卫靖一行五十人,飞驰在山水之间,漓水因为干旱,水位也下降了许多,农人在河边架起水车,不停的济水灌溉农田。
“卫家大将军回来了。”
“卫家大将军且慢走,过来喝口水解解渴。”
“感谢黄天厚土,卫家将士们平安归来。”
乡间无数农人,朝众人打着招呼。
死士们闻得乡音,思家更甚,更是兴奋得上蹿下跳,恨不得立时着家。
卫靖也是心情激动,多年未回,见家乡依如昨昔,便安心了许多。
眼见着卫家大宅就在眼前,众人全是狠狠的一鞭抽向马腚,速度飞似的冲向大宅。
大马们在道上飞奔,拐了一个大弯之后,嘶鸣声中堪堪在大宅门前停住了。
“哥?是少爷,少爷回来了。”
“太好了,少爷回来的正是时候。”
“少爷回来了,我们就安心了。”
“少爷,我好想你,呜呜~~~~~”
卫家大宅里,顿时冲出许多妇孺和半大小子,将卫靖团团围住,不停的叫喊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