愣了一会儿,朱元璋深吸几口气,瞪了韩成一眼,又将椅子放下。
他决定不砸了!
这椅子是自家的,砸坏了岂不可惜?
我老朱难道连这点账都不会算?
“继续说!”
朱元璋平复了情绪,望着韩成说道。
说完,他先一步把椅子、案几之类的东西挪开,离自己远远的。
以免情绪失控,一时失手做出后悔的事。
见老朱已整装待发,韩成再度启齿,娓娓道来。
随即,老朱的气息渐显沉重……
“冷水刺骨?头屑扰人?!!**!
实乃**极矣!!
正因为这般之人繁多,我大明方至今日境地!
这确乎是风声、雨声、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、国事、天下事,事事挂心!
一介东林**领袖,竟不及风尘女子!
为其提履亦不配!”
“入了《贰臣传》?
妙!**这招甚是高明!
就该如此!
让世人皆知,降者**!为异族效犬马者无善终!”
“吴三桂这蠢材!不该降时偏降,定要为**执鞭。
直到**割肉之际,才欲悔改!
落得这般下场,咎由自取!
早该有何作为?”
偏殿之内,朱元璋之声回响,此大明开国者,此刻情绪极为激昂。
一串串责骂之辞,源源不断地从唇间逸出。
“康乾盛世?
他竟也敢妄称盛世?
十全老人?呸!”
韩成对朱元璋此言深表赞同。
“说得极是!正所谓康熙康熙,食糠饮稀,乾隆更是挥霍无度。
坐拥无数白骨,粉饰太平。
若非大明末年传入红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,他算得了什么?
况且,大明亦不幸,恰逢小冰期。
干旱、蝗灾、瘟疫接踵而至。
结果,**入关次年,小冰期渐止,气候转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