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
朱瞻基肯定地点了点头:
“没错,不准民间创办,任何私人或团体创办报纸都将受到严惩,轻者处死并销毁所办报纸,重则凌迟并抄家灭族。
未来的报纸将成为朝廷与百姓直接沟通的渠道,必须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,别人要是敢尝试,就是自寻死路!”
朱瞻基语气沉重,朱高炽也不是愚钝之人,从他的言辞中立刻领会到其中深意。
想想也明白了。
要是人人都能创办报纸的话……
若日后有人借报纸散播对朝廷不利的消息,定会惹来不少麻烦。
就像攻城时常采用的攻心之计,夹带纸条之类的手法。
想到此处,朱高炽点头说道:“放心,儿子,爹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!”
朱瞻基见自家那看似糊涂实则认真的父亲点头,便放下心来。
自家这父亲虽看似愚钝,但有时却让人觉得格外有趣。
“其余的便是些文章之类的,既然这是给百姓看的报纸,就要写得明明白白。
除开留给文人的部分,其他最好全用通俗易懂的话。”
“嗯,这还得靠您手底下的那些文人呢!”
朱瞻基跟自家父亲说完办报的事后,就让他着手准备了。
想创办报纸,手下没几个能写的文人显然是不行的。
在这方面,做监国太子多年的老朱高炽,手底下能人自然不少。
这不过是小事一桩。
不像朱瞻基,找人办事要么哄骗,要么画大饼。
到现在为止,能真正帮上忙的不过寥寥几人。
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。
有了自己的事务,朱高炽当天就写了好几封信。
至于寄给谁,朱瞻基也没问。
毕竟该交代的,他都交代得差不多了。
等报纸办起来后,到时候再把关就行。
如今压在他身上的事还不少,他也无法事事都亲自过问。
特别是关于羊毛的事,第二天朱瞻基在乾清宫打卡后,
就接到周忱的汇报,羊毛纺织厂的选址已经确定了。
……
应天府城南,约三十里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