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曾以为,将林羽赶出京城,就是解决了最大的威胁。
可没想到,这却是放虎归山。
如今的林羽,已经成长为他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。
他忌惮,他恐惧,却也无可奈何。
内忧外患之下,他甚至连派兵西征的能力都没有。
只能继续暗中使绊子,散布谣言,试图动摇林羽的统治。
西夏,长公主李晴的处境依然艰难,但她与林羽的结盟关系却日益紧密。
她亲眼见证了平西军的强大,也感受到了林羽治下雍凉的安定。
她知道,林羽是她复国(或至少保住西夏一部分)的最大希望。
她派出了更重要的密使,寻求与林羽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,甚至愿意在军事和政治上,与林羽进行更紧密的捆绑。
北魏和匈奴,这两个曾经试图趁火打劫的北方强敌,此刻也重新评估着林羽的实力。
镇北关一战的惨败,让朵沙刻骨铭心。
北魏皇帝耶律兴也看到了平西军的脱胎换骨。
他们不再轻易将林羽视为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。
对西北的策略,开始变得复杂起来。
是继续敌对,还是转为拉拢?是坐山观虎斗,还是参与其中?
他们需要重新权衡利弊。
一些对大楚朝廷彻底失望的官员、将领、士人,甚至是一些地方军队,开始秘密地向林羽表达了投奔的意愿。
他们看到了大楚的腐朽和没落,也看到了雍凉的希望和未来。
他们渴望追随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明主,结束乱世,重塑河山。
林羽站在雍凉的土地上,俯瞰着这片由他亲手改造的土地。
他召集了核心团队,张兴、李瑶、齐路、许业绍、苏文、苏仪、路绍……这些曾经追随他浴血奋战,如今又与他一同建设雍凉的文武骨干,齐聚一堂。
他总结了这些年来的成就。
军队的精锐,民生的改善,财政的充裕,人才的涌现,民心的归附。
雍凉,已经成为了他的坚实后盾。
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构陷的叛贼,一个割据一方的藩王。
他拥有了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力量。
他的目光,穿透了重重山峦,望向了遥远的东方。
那里,是大楚的核心区域,是皇子争斗不休的京城,是曾经背叛他的地方。
那里,也是四分五裂,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。
他的心中,一个更宏大的目标,开始清晰地浮现。
不仅仅是守护雍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