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,还不至于动摇国本。”
他微微顿了顿,端起桌上的茶盏,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,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。
“诸位不妨想一想,眼下,什么最重要?”
不等众人回答,他便放下茶盏,自顾自地说了下去。
“是与金人的和议。”
“只要北境能安稳下来,只要能与金人达成和议,让我大周获得哪怕十年的喘息之机,休养生息。”
“这天下,就乱不了。”
“至于蜀地那点癣疥之疾……”
他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笑,眼神深处,却是一片冰寒。
“一个泥腿子,带着一群饿疯了的刁民,侥幸得了些声势,又能成什么气候?”
“他们所求,无非也就是一口饱饭,一点活路罢了。”
寒铮忍不住插话,语气急促:“沈相!可他们已经攻占了成都府!兵锋正盛,裹挟流民,沿途响应者众,号称已有数万之众!若不及时扑灭,恐成燎原之势啊!”
沈听澜淡淡地瞥了他一眼,眼神平静无波。
“寒尚书,剿,自然是要剿的。”
“但,不是现在。”
“现在大兵去剿,劳民伤财,旷日持久,只会白白消耗国力,更会拖延与金人和议的大事。”
“而且,还会让北边的金人看轻我朝,以为我朝已是内忧外患,焦头烂额,届时和谈,他们岂会不趁机抬高价码?”
“这,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