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蓉蓉脸上泛着温柔的笑容,走上前,俯身拿起放在矮凳子上的《中草药图谱》,平稳地放在腿上,然后坐了下来。
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亲昵,“我这不是来看您来了吗?”
吴老半是埋怨半是打趣地念叨着:“需要我的时候,才想起我。用不到的时候,也不知道是谁把我给忘到九霄云外喽。”
苏蓉蓉闻言,莞尔一笑。
“您不会是一直在等我吧?”
吴老睁开双眸,轻哼声:“以后跟你见面是不是还得提前预约?大律师。”
说完,他伸手拿起手边的茶水,浅酌一口。
“今天我不就来了嘛。”
“是又失眠了吧?”
她随意地翻看着手中的书籍,书页在指尖上轻轻翻动,出细微的响声。
“什么都瞒不过您。”
吴老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丫头,心病还需心药医,心里一直搁着事儿,就算吃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仙丹也无济于事。”
在这纷繁喧嚣的世界里,能有位长辈愿意给自己指点迷津,耐心倾听自己的心事,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。
“您说的我都懂。”
道理她都懂,要想做到轻易放弃和忘记,谈何容易。
吴老轻合上眼眸,慢悠悠地说着:“半个月都没见到你人影了儿了,今天就多念几页吧。”
“行,听您的。”
苏蓉蓉熟练地翻到前几日没读完的一页。
回想前几年,苏蓉蓉感慨万千,性格执拗的老头儿非说她天资过人,有学中医的潜质,执意要收她当徒弟。
除了记性好些,她在中医领域毫无基础,自认为不是学中医的那块料,婉言拒绝了老头儿的好意。
谁曾想,吴老念头并未打消,每次苏蓉蓉来到医馆,都会被拉着念医书,有时候还兴致勃勃地拉着她传授针法。
自那之后,在老头儿的逼迫悉心教导下,苏蓉蓉凭借着过目不忘的独特本事,用了两年多的时间,把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等诸多承载着中医瑰宝的经典医书,全部熟烂于心。
这时,清脆悦耳的声音在院子内回荡开来。
一位四十多岁穿着白大褂的男子,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。
“师父,有位患者非要您亲自接诊不可,在药堂不停地吵着。”
被打扰到的吴老眉头微微一蹙,面容不悦,“不是给你说过,我一个月只接诊两次。”
以前的吴老经常云游四海,探寻各地的珍稀药材。
每到一处,凭借着精湛医书救助无数身患病痛的患者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诸多鬼医的传奇故事,人们纷纷传颂他是再世华佗,有着起死回生的本领。
近些年,吴老在医馆停留的时间明显增多,每次为患者诊治时,必带着口罩,坚决不让外人看到自己的真容。
外界无人知晓,鬼医藏在云中医坊。
在众人的眼中,吴老不过是一位医术精湛的普通老中医,高的医书引得无数患者慕名而来,医馆每天都有不少患者前来看病。
吴老之所以在千城停留这么久,是看在小徒弟苏蓉蓉的份上。
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天赋过人的苗子,他怎舍得让人给溜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