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浏览了一下图纸,现是某机械零件的一个部分,看上去有些复杂。
“这是考核用的零部件,上级要求其最大外径的误差不能过o。oo5毫米。”
这话一出口,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。
小林还记得当年自己通过八级钳工考试时做的螺栓,对精度误差没有那么具体的要求。
显然,此次的考核要求非常高。
拿到加工部件后,小林开始检查工具和器械,并活动了一下手指和身体。
其他几位老钳工也在进行同样的准备工作。
他们知道一次性的高精度工作对体力和精神消耗极大,如果第一遍做不好会更加困难。
小林感觉自己完全准备就绪后,就开始加工手中的零件。
他旁边的老陈、李军等人也开始投入自己的工作。
易师傅则站在最后一列,目光坚定,心里充满斗志。
易师傅深知这一次的机会对他来说至关重要。
若顺利完成任务,不仅可以提前结束劳动改造,还能重新获得认可。
这些日子以来,他已经找回了以往的状态,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,逐渐回到了巅峰时期的手感。
易师傅专注地处理着手中的部件,每一步操作都显得极其谨慎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除了眼前的零件,周围一切仿佛都不存在。
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一定要做好。
李建国带着其他人站在稍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,不敢出声响以打扰正在进行工作的人。
王总问起具体安排时,陈主任详细解答道:“这次我们要从全四海城挑选最出色的十个人,轧钢厂能获得三个名额,这不仅是上级对我们的重视,也是工厂的荣耀。
现在就希望大家能出色完成任务,为厂里争得荣光。”
过了一个多小时,老陈先完成,并揉了揉酸痛的腰走下来。
之后又有几名工人相继结束工作,尽管他们都很疲惫,但都成功完成了零件的加工。
易师傅也最终完成了他的工件,虽然累得大汗淋漓,但仍露出了自信的笑容。
此刻,只剩下小林还沉浸在工作中。
经过一番努力,他终于完成了零件,并小心地放在一旁。
负责测量的战伟上前测试结果。
在一片静默中,测试员们仔细核对,最终宣布了结果。
老陈的成绩刚好及格,误差为o。oo5毫米;其次是侯保国,差一点点达到要求;然后其他人也都未能突破到最佳状态。
轮到易师傅时,现场响起了一阵惊叹。
他的作品竟达到了完美水准,误差同样是o。oo5毫米,让人印象深刻。
最后,测试员报告小林的作品——误差仅为o。oo3毫米,远远出了预期。
听到这个数字,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。
面对这一辉煌成绩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,而李建国和陈主任也不禁感叹道:这个优秀人才真的不可挽留啊。
易师傅望着被同事们簇拥起来的小林,思绪万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