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历朝历代是有血性的。
但,如今要在他的手中,将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。
崇祯跌跌撞撞起身,几乎要站立不稳,四个字让他险些用尽了力气。
“割让土地!”
大臣们异口同声,兴高采烈的开口。
“陛下英明!黯忍之辱,然为之后计!”
英明?
那声音如同刀锋,狠狠在崇祯胸腔拉扯,他再也没有力气看这群货色拙略的演技。
于是他挥手退了朝,一个人孤零零看着这座恢弘老旧的宫殿。
他想起少年看到徽、钦二帝被金人掳走的靖康耻,那时候头角峥嵘的他初登大宝,暗暗誓要让大明富强中兴。
现在呢?
直到夜深人静,烛火将崇祯的影子拉得扭曲。
“大伴,你觉得后人会如何评价朕?像宋高宗一般?”
王承恩身子一抖,想要跪下,却被崇祯打断。
“张缙彦今日下朝后去了哪里?”
王承恩沉默片刻,抬头。
“张大人。。。。。。去了尚书府邸,与几位大人饮酒。。。。。。”
崇祯不喜欢厂卫,但现在他能用的,竟也只有厂卫。
饮酒?
崇祯呆呆抬头,看着窗外,是在商议如何迎接他们的新皇帝。
三天前这些臣子还在朝堂上高喊死保京师,今日却一致提出议和。
这些臣子提出的议和条件之优厚,简直像是生怕亏待了红袍军。
就在刚刚商议好议和,礼部已经拟好了使团名单,还有三车金银珠宝,礼物名单比针砭时弊的奏折写的更长。
窗外的风实在太冷,冷的崇祯几乎要抖,他起身看着铜镜,惊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经两鬓斑白,眼角皱纹。
三十岁的年纪,竟已老了。
于是他摆摆手,亲眼看着王承恩弓着身子退出大殿。
房门关上,这位大明天子终于心理崩塌。
伏在案上的崇祯肩膀剧烈地抖动着,却不出一点声音。
眼泪顺着消瘦脸颊一点点滴落在摊开的《宋史》上,正好滴落在靖康之耻四个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