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九州丢了六个半?”
想起天幕说的西夏国所处位置,马周盯着勾勒出的疆域图,脸色苍白道:“宋朝的西北重镇该不会叫成都吧?”
“特么的,那家中原王朝的西北重镇叫成都啊?”
“和西晋相比算是半斤八两、不相上下。”
唐朝人对赵匡胤的观感算不上好、也算不上差。
知道他可能是被弟弟所杀,若是再给他些时日或许能收复燕云十六州。
毕竟他死了嘛,死了就有无限可能,可能收复、也可能没收复。
大家还是往好处想。
但是有天在评论区,被朱元璋嘲讽,赵匡胤急了。
“朕即便再怎么欺负孤儿寡母,也没有杀柴氏后人,对他们优待,与国同休。”
“李世民杀兄屠弟你不骂,光逮着朕一个人骂,是几个意思?”
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。
唐朝所有时空,不论是皇室贵族,还是平民百姓,只要抢到评论机会,全是骂赵匡胤的。
刚开始,赵匡胤还以正史来反驳。
但评论言语参差不一,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辱骂,从赵家祖宗十八代骂到赵匡胤。
你们不讲理,那我也不讲了。
赵匡胤直接上野史,什么李世民抢兄弟媳妇、什么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因为一女子反目之类的言语就没停过。
赵匡胤可以上野史,可以自己编,毕竟他在历史下游。
唐朝不行,无端辱骂可以,但自己编的没人信,说出来只会贻笑大方。
但是朱元璋力了。
“明朝人士,凡是抢到评论机会的都给咱骂。”
“骂了就去找你们当朝皇帝领赏。”
“骂的有理有据使人信服,还可以赐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