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帝国小说>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> 第三百三十章 令朱棣头疼的两个对手(第2页)

第三百三十章 令朱棣头疼的两个对手(第2页)

但此时若是炮轰朱元璋的牌位,除了会留下对老爹大不敬的骂名,还会违背“清君侧”

的理由,公然承认自己是个起兵谋反的乱臣贼子。

这变成了济南城的一道护身符。朱棣面对铁铉的损招,也是无可奈何,只能准备撤兵回营。

可更让他意外的是,铁铉和盛庸居然还有后手。他们在朱棣部队刚一转头撤军时,突然带兵冲出了济南城。朱棣根本没料到对方会主动出击,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而铁铉和盛庸也确实够狠,直接把朱棣追出了几百里以外,还顺手收复了德州。自此,铁铉有了“铁城”

的称号。

济南保卫战的胜利,可以说让南京朝廷重拾了自信,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。建文帝也终于做出了一次正确的任命,任命铁铉为兵部尚书,盛庸接替了李景隆的统帅位置。

朱棣并没有因为战败而失去信心,他认为铁铉和盛庸不讲武德,自己是因为大意才吃了大亏,而且他根本没把当上统帅的盛庸放在眼里。

然而,在之后的交战中,盛庸却成了朱棣最可怕的敌人,一场惨败即将来临。那么,在朱棣和盛庸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
【明朝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,险些灭杀了后来的大明皇帝#历史#小知识#历史人物#盛庸】

他是燕王朱棣最恐惧的对手,从一个抱头鼠窜的小角色一战成名,成了对抗朱棣的主要统帅,几乎歼灭了燕军的精锐之师。

本期视频,我们就来了解靖难之役中一向被朱棣看不起的盛庸,是如何成为他的最强敌人的。

在上期视频中,我们讲过,在靖难之役期间,朱棣攻打济南时遭遇了第一次战败。他被读书人铁铉和并不出名的盛庸接连击败。

盛庸在之后因功接替了李景隆,成了对抗朱棣造反的统帅。朱棣虽然在济南遭遇了不小的挫折,还险些中了铁铉的诈降之计,但他的造反信心并未受到打击,甚至把刚刚成为主帅的盛庸视为无名之辈。

朱棣看不起盛庸也并非毫无道理。史料对盛庸的出身和籍贯没有详细记载。在济南保卫战之前,他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。

例如,1399年建文帝派出老将耿炳文,在真定与朱棣开战,盛庸当时正是耿炳文手下的参军。然而此战耿炳文被朱棣大败,其军队3万多人被歼灭。之后,建文帝在大臣的建议下让李景隆接替了耿炳文。

14oo年,李景隆率领5o多万兵马在白沟河与朱棣开战,盛庸依然是作为参军跟随。可惜的是,李景隆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遭遇惨败,这才带领剩余兵马逃至济南。因此,在朱棣眼中,盛庸成了一个不起眼的逃窜鼠辈。

然而,盛庸在撤退的途中也在不断学习,对朱棣的用兵之道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,这才在济南保卫战中与铁铉共同将朱棣击败。

其实盛庸自己也很明白,济南保卫战的胜利有一部分原因要归于朱棣的轻敌。如果他与朱棣的骑兵正面交锋,胜算基本不大。

朱棣果然一回到军营就重整旗鼓,决定主动出击,先制人。

他一路势如破竹,接连攻破了沧州、德州等地,直逼济南。建文帝接到战报后,开始制定战略计划,选择把东昌作为最有利的决战地点。建文帝特意安排士兵有计划地败退,将朱棣诱至东昌。

朱棣在一路追击的同时,已经意识到陷入了诱敌深入的圈套,但他在眼里,盛庸虽然强于李景隆,但也绝对不会强于身经百战的耿炳文,所以对他依然没有足够重视,直接追到了东昌城前。

朱棣原本以为盛庸会龟缩防守,便开始为攻城做起了准备。

可令他没想到的是,盛庸居然在城外大摆阵势,并且还下令关闭城门,直接断了士兵们的退路,好像有着破釜沉舟的意思。盛庸对此战是有着充分准备的,他并非要与燕军死磕,而是准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——火炮。

朱棣面对这种阵势也有些没底,毕竟火炮的轰击威力还是非常大的。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利用骑兵的机动性,趁着南军的换弹之机近身搏战。

朱棣在之前的战斗中每次都是声东击西,所以这次依然如此,仿佛根本不用担心对方会知道他的进攻方向。而盛庸早已把主要火力集中到了左翼,结果朱棣除了田人进去没有任何的有效攻击,伤亡非常严重。他因此开始更换方向突袭南军的中军,而这次进攻非常有效,盛庸被打得抱头鼠窜。

但是朱棣在追击时现对方虽然在撤退,可人数却越来越多。原来盛庸早已预料到朱棣会转攻中军,故意战败将其引至包围圈。当朱棣意识到大事不妙时,盛庸所布置的伏兵早已用大炮瞄准了他们。经过一顿猛轰,燕军的兵力已经锐减,盛庸开始展开近身围攻。

就在朱棣几乎要被生擒时,其手下的将领朱能及时带兵冲进了包围圈。经过一番艰难的打斗之后,再加上曾经朱允炆有令,不能让自己背负杀害叔父之名,所以没人敢把屠刀劈向朱棣,两人这才冲出重围。像朱棣这么老奸巨猾的对手,生擒他的机会非常难得。

他的逃脱对整个大明来说都非常可惜,盛庸更是直拍大腿。

不过,也并非一无所获。张玉是当时为朱棣的造反立下功的猛将。他先是动靖难,占领北平九门,然后在真定大战击败了老将耿炳文,之后又在白沟河两翼击溃李景隆,可谓是战功卓着。

当他听说朱棣被围困后,也冲进了南军的包围圈。然而,张玉可不像朱棣那样有朱允炆的不杀之令,最终惨死在了南军之中。

之后,盛庸和当时的优秀将领平安一路追击,把朱棣一直赶回了北平。朱棣手下的精锐部队几乎被全部歼灭,带兵将领也是死伤过半。

那么,朱棣既然当上了皇帝,他又是靠谁扭转了战局呢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