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此事本知寨知晓了,待下次行商再来时,你仔细盘点一下他们所携带的货物,以及走时还剩余多少。”
“末将领命。”
齐峰起身答道。
“哈哈哈,齐都头不必如此拘礼,关于营中的情况齐都头可否诉说一二。”
“末将嘴拙,知寨姑且听之。
昔年金宋对峙,光化置军,乃是战略要冲,前沿之所,鼎盛时期有近五万步骑在光化驻扎,除去城中禁军外,各山设有厢军砦寨五十余座,主要的任务是封锁金军骑甲,以坚壁清野应对金军的焦土抢杀。
后来金国覆灭,光化军升格为州,禁军撤防,厢军转至襄阳府屯田,光化境内的砦寨一撤再撤。
淳佑初年,光化州只留下固封山、马窟山二砦,兵力约千人左右。
淳佑七年,马窟山山道崩塌,行人日少,州府将二砦合为一砦。
侯都头之前便是马窟山的都头,家父逝世后他便接任固封山都头。
听家父说侯都头是邓州山贼出身,为宋军引路破城才得了都头之位。
其人精明强干,治理固封山砦多年无大错,淳佑十年光化李知州曾保举侯都头三班奉职,可惜被州府驳回,从那以后侯都头也就安于现状了。
弓勇弓立二人原是武当山乡野之人,游手好闲并无营生,好在二人有把子力气,经常帮行商押货来往于光化、均、襄阳三地,久而久之博得了些名声。
一日,二人押货途中碰见了一只大虫,二人合力将大虫击杀,以虎皮作衣,一时间勇武盛传。
后来犯了事,逃到了固封山,侯都头便将二人收归帐下,二人也争气,一路做到了副都头……”
齐峰讲的很详细,前后说了半个多时辰,让杨彦全对砦中营的情况有个了解。
“齐都头,你与本知寨说句实话,砦中可有一百甲士?”
杨彦全从来之前就已经想好用吃空饷的罪名向侯通难。
“砦中兵甲很少集合,各有差事,或守卫城门,或押解犯人,亦或监督伐木等等,具体人数只有侯都头清楚。末将手下有十七人,个个入了花名,皆有籍可查。”
齐峰信誓旦旦的保证道。
“好好,齐都头不愧是忠义之士,以后还要多多仰仗齐都头啊。”
这不是杨彦全想听的结果,不过齐峰来示好,杨彦全不能冷落了人心。
“愿听知寨驱使!”
(本章完)